1.清华和北大
每次重回清华母校,恍如见到初恋情人,又有近乡情怯的感觉,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漫步在校园里,眼前的一切能勾起太多的回忆,每一段路、每一栋房子、每一棵树,承载的满满的全是爱。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让人屏住呼吸,努力回想起往昔的点点滴滴,映照着眼前的现实,见证着岁月的流逝。只可惜“大学生之家”早已拆毁、宿舍门上那张“六仙居”门匾也杳无踪影,心头飘过一丝悲怆和凄凉,感慨青春的不在。离开了母校,又重访了北大。北大传统的英文拼法叫做Peking University,简称P大,或者拼为Beijing University,简称B大。不管清华的学生们如何戏谑这位隔壁的兄弟,一塔湖图依然那么秀美。沿着未名湖畔走了一圈,感觉极好。微风习习,杨柳依依,隐约间亭台楼榭点缀其中,虽然时值金秋,依然春意荡漾。P大的所在,跟清华一样,原本就是皇家园林。所以无处不是美景。把整个北京城比作一位美女,无需浓妆粉黛,举手投足间就是一副副图画啊。走在校园里一个无人行走的偏僻处,看见一只乌龟(回来查了一下,那个东西叫做“赑屃”bi4 xi4)托着一块石碑,走近一看,上面一段漫漶难辨的文字,落款是“乾隆十五年御制”。原来,在不经意间又撞见了一段历史。所以在皇城里边,满地都是文化和历史呵,躲也躲不掉。
2.雍和宫
喇嘛教是个怪胎。以前对于藏密,多少是知道一点的,比如阿底峡和莲花生,比如红白花黄各个教派,比如显密并重和先显后密,比如大日如来和欢喜佛,也听说过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但认识得实在浅薄,大致以为是中土的佛教杂糅进去印度教里乱七八糟的神秘成分加上藏地原有的苯教信仰,本质跟大乘并无太多的区别。这次重游了雍和宫(北京最大的喇嘛庙),才骤然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密宗跟中土的佛教,实在相去甚远。雍和宫里也供奉传统的佛像,但是涉及到密宗本身的部分,却供奉的多半是男女相拥的双身佛像,做交媾状。有一个专门的展厅展览历代班禅达赖敬献给清朝皇帝的藏传佛像,居然很大一部分都是诸金刚(“明王”)跟缠在腰间的金刚亥母(“明妃”)亲密缠绵的造像,这个实在太令人惊诧。从前上学的时候去雍和宫,印象里面从来未曾展出这类东西。现在估计风气开放,便还原了藏密本来的面目。回来查了一下,这个藏密最隐秘的理论叫做“乐空双运”,就是说要在大乐中体验大空。传统的佛教是认为痛苦源于欲望,所以六根清净的无欲状态才能消灭痛苦,而密宗是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既然欲望是痛苦的根源,那么只有满足了欲望才能真正体验到空的境界,欲望是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梁,男女双修则是最好的途径,在大乐中即身成佛。这个实在是惊世骇俗啊!最开始的密宗大概是此类修法过于泛滥,于是宗喀巴制定了一套规矩,规定僧侣们必须修炼到一定程度后才允许修炼包括双修之类隐秘的上等修法。证书颁发仪式就是所谓的“灌顶”,必须要有金刚上师在场亲自传授,说起来神神秘秘遮遮掩掩,说穿了其实是很恶心的少儿不宜。所以说宗教和邪教,不过一墙之隔;流氓和上师,也只有一步之遥。总之,这个藏传佛教实在是个怪胎,温柔亲和的外表之下掩藏着却是很黄很暴力,竟然堂而皇之在藏地和蒙地流行了这么多年,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拥有了这么多信徒,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3.国家博物馆
我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向来都是饱含感情、充满了敬意。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去了人民大会堂对面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转了一圈却失望而归。刚进门相当有气场,十几个安检人员整整齐齐一字排开,制服背上个个用英文写着explosive detection,如临大敌,对游客逐一安检。从来没见过这等场面,好怕怕。虽说场面有点夸张,倒可以理解,毕竟是在天安门周围的敏感地带,警戒级别当然要最高级。建筑也很气派、豪华、厕所的用料也很讲究,据说是几年前花了25亿元重新装修过的。可蹊跷的是堂堂国家博物馆,这么大的一幢楼,总共十几个展室,竟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展品,一眼望去尽是些二三流的玩意儿摆在那儿充数。除了一尊大盂鼎和镇馆之宝后母戊大方鼎(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叫做司母戊,现在改称后母戊了,好难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展品了。转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出来了。几个月前刚去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转了一天都没看完。相比之下,眼前的这个博物馆展品实在太少。管理、服务、展品说明都做得不到位,连最简单的楼层图都画不好,让人看得云里雾里,难以想象是国家级的博物馆。这么悠久的历史文明,以政府的名义怎么也能从各地搜罗、征调一些文物吧,即便按历史朝代也能分出十几个展室吧。太令人失望。唯一称道的是不收门票。
4.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非常好,比国家博物馆好得太多。这才像是博物馆的样子,展品很丰富说明也很到位。看见了一个竟然刻有200字铭文的青铜器叫做班簋,大开眼界。青铜器这种古董,以铭文为贵,光溜溜没字的不值钱。若有铭文则身价倍增,一字千金不是夸张。一般也就几个字,十几个字就不多见了,能有200字存世的屈指可数吧。毛公鼎有500字,但是在台北故宫。瓷器玉器之类,我都不大爱看。比方玉吧,不就是石头吗,雕琢打磨出来而已,完全是千百年来人为炒作的结果。瓷器么,也就是些泥巴烧制而成。当然都是艺术品,只不过没那么玄乎。另外一个感慨是古人的用具都显得小小的,看见一个辽代的椅子,一张元代的桌子,都很袖珍,似乎是给现在小孩子过家家用的。另外战国时期的剑和戈也都挺小、挺短,我就猜想古人大概都长得很小很矮,才配得上用这么小的器具。古书上动不动就说诸葛亮身长八尺、孔子身长九尺什么的,折合成现代尺寸有一米八、九的样子,很令人怀疑,也许都是瞎掰的吧。
5.中国军事博物馆
军博是当年上学时的老朋友了。这次故地重游,很不巧,整栋建筑正在加固维修,所以不让进去。好在里面的大件展品都搬到了博物馆前面的露天广场上了,搭了几个临时展棚。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有很多古董,比如抗战时缴获的日军坦克,解放战争时缴获的国民党大炮,还有击落的美国无人机等等。王海在朝鲜战争时驾驶过的米格15,李大维从台湾投诚过来的侦察机,也都摆在那里展览。还有两艘在建国初年击沉过国民党军舰的英雄鱼雷艇。歼8居然是那么个茫然大物,果然象传说中那般瘦长瘦长的。回想起来年少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兵器还真是相当投入。《航空知识》和《舰船知识》曾是我最喜欢的杂志。最投入的一段时期里,我对所有主役战机的详细数据,什么马赫数、作战半径、飞行高度、外挂点数目、起飞重量、售价、有哪些国家配备,都如数家珍。二战的那些主要机型和舰艇也都一清二楚。当年能脱口而出大和号和武藏号的排水量,舰炮口径,舰长是谁,什么军衔,何年下水又是哪一年被击沉,在什么海战,命中了多少条鱼雷后沉没,沉没时倾斜角度是多少。哎哎,时过境迁,随着年岁的增长和兴趣的转移,这一切,连同当年背过的GRE词汇一道,烟消云散一去不复返了,在脑海里留下的只是或多或少的痕迹。不过,兵器这东西更新换代实在缓慢。前一阵子闲着没事看了几集央视的军事节目。里面讲到中国的轰炸机,居然还是老掉牙的轰五、轰六。讲到美国空军,还在不厌其烦地谈论F15、F16、F18、A10这些老古董,讲到日本的海军,依然是什么八八舰队、密集阵火炮和宙斯盾系统,跟二十年前相比似乎没有进步。当然现在中国的歼击机已经更新了好几代,米国也多了F22和F35,还有什么矢量发动机这些新名词。
(写于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