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应该想象着千年前没有那座桥,没有那两岸的围栏和水泥路,没有拿着苹果手机和自拍杆的游客,只有青山绿水,轻帆扁舟的情景。不过那恐怕还是不行。那山头真的太矮了,恐怕只有百来米高,几乎不能称之为山。只能说,平凡之中蕴藏着神奇。
龙门石窟号称有佛像十万余尊,其实大都是些拇指大小的袖珍佛像。多数佛龛里面的佛像都不翼而飞,有些是人为破坏的,有些是风化掉的。
十万佛像的精华所在是这尊卢舍那大佛,唐高宗时雕凿,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的样子雕凿的。这尊佛像刻得确实精美。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依然栩栩如生。仅凭见到这尊佛像,也不枉此行了。
据说佛有三身,这个卢舍那是所谓的报身佛。还有什么应身佛、法身佛之类。我实在是佩服三哥的脑袋瓜子,凭空想象出这么多佛啊菩萨啊罗汉啊金刚啊还有印度教里众多的神。三哥奔放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自古就是一流,不服还真的不行。大约印度这个地方气候温暖,饿了可以随手摘些香蕉水果吃,冬天也不冷所以不需要御寒,整天可以穿拖鞋或者光着脚丫。房子也不需要保暖,随便搭个草棚避避雨就行了。所以总的说来印度人在体力上比较懒(一个证据就是印度人不怎么在乎在国际体育比赛里拿名次)。体力懒的结果是导致智力发达,平时无所事事就往智力游戏方向发展,整天想这想那,结果便有了这浩如烟海的佛经和恒河沙数般的诸佛。这些东西传到中国以后,大家如获至宝,以为发现了宇宙间的真理。古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还以为天竺是什么世外桃源。西域随便跑过来一个和尚,也不打探一下是什么来头,便尊为高僧当成宝贝供奉起来。所以要论崇洋媚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当年的佛法东渐。当然,雕刻艺术也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交融茁壮成长起来,到盛唐到达了绚烂的顶峰。
中国书法里面有所谓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里面的精品。那是从龙门石窟古阳洞里的魏碑上面拓印下来的。不过古阳洞本身是很普通的一个洞穴,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第二天去了洛阳东郊的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汉明帝时,恭请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建白马寺,译出《佛说四十二章经》。在这里,诞生了东土第一座寺庙和第一部汉文佛经。从此,佛教便在中国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弘传四方。
这个清凉台是无数汉文佛经的诞生之地。除了《四十二章经》,早年白马寺的高僧们在这个地方依照梵文还译出了《无量寿经》,后来成为净土宗的经典;译出了《妙法莲花经》,即《法华经》,后来成为天台宗的经典;译出了《十二门论》,后来成为三论宗的经典;译出了一部律经,华夏戒律由此开始,译者也因此成为律宗鼻祖。
白马寺里原本藏有当年摄摩腾从天竺带回来的珍贵的三十页贝叶经,文革期间居然一把火烧掉了,很多佛像、经卷、文物也都被破坏,整个寺庙差点被一把火烧掉,这类匪夷所思的事情数不胜数、罄竹难书。
这是白马寺里摄摩腾的墓。
白马寺里有一座建于明清时期的毗卢殿,供奉着毗卢遮那佛,就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类似基督教里的三位一体),也就是藏密里面尊奉的大日如来。毗卢殿在东土的寺庙里面并不多见。我猜想大约是明清两朝密宗盛行,大日如来的地位极大提高的缘故,所以给毗卢遮那单独修建了一个殿堂。毗卢佛的两边站立的应该是他的两个胁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而江南地区净土宗盛行,所以大多供奉西方三圣,也就是阿弥陀佛和他的两个胁侍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这是毗卢殿前一棵一千四百年的古柏和八百年的凌霄古藤恩爱缠绕的图景,颇为感人。树和藤用麻绳密密缠绕着,猜想是为了防止人攀爬。虽丑但是用心良苦!
此照片显示的是元代的佛龛,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佛龛。供奉的应该是三世佛,就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以下照片里显示的是元代用一种特殊的工艺以麻为原料层层缠绕制作而成的一组罗汉像。缠绕之后用漆漆成。每个像真人大小,重量却不到十斤。这种工艺目前已经失传。
这是齐云塔,在白马寺内,曾经是华夏大地上矗立起来的第一座塔,初建于东汉,后毁于雷电(古人不懂避雷技术)。现存的塔重建于金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了。
白马寺里居然还有一些异国风情的寺院建筑,是近年白马寺跟印度、泰国和缅甸合作修建的。远远看去,金碧辉煌,跟中土大地的佛殿相比,风格迥异。
里面供奉的佛像造型看上去较为简约朴素,没有中土佛像那样硕大夸张。大约体现了泰缅盛行的上座部和小乘佛教跟华夏大地上盛行的大乘佛教间的区别。
我怀疑南传佛教即小乘佛教里是没有菩萨这一说的。或者菩萨特指释迦牟尼成佛前的称谓。这张照片里佛祖旁边站立的两个小人看上去像是恭敬的学生,应该是佛祖的大弟子阿难和摩诃迦叶。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在大乘佛教那里统称为罗汉,或者尊者,没有上升为跟诸佛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菩萨的地位。所以,“罗汉”的称呼其实是贬称,因为他们只是做到了自觉,而没有觉他。
从大小乘佛像艺术的区别,可以大致找出佛教发展的脉络,就是最初的原始佛教根本就没有偶像崇拜,小乘那里开始出现对佛祖的崇拜,但是也仅仅局限于佛祖本人而已。后来,佛像不再局限于佛祖了。反正,只要觉行圆满,人人皆可成佛。于是佛越来越多,佛像也越造越多。再后来,候补佛也出现了,那就是菩萨。菩萨就是已经修炼到了一定程度,达到自觉、觉他的境界了,只是火候未到,觉行尚未圆满。类似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或者好比职称评定,各项指标已经达到要求,但是资历尚浅,必须排队等候职位空缺,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离开白马寺后到了关林庙,就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坟冢前植古柏千棵,所以称为关林。这个关林庙在明清两朝地位极高,殿宇内关公身着龙袍,气宇轩昂,俨然有君王之尊,是神话关羽的一个历史见证。
下午逛完关林庙后还有点时间,打算拜访洛阳博物馆。结果运气不好,周一关门,只好悻悻得在门口照了张相,也算是到此一游了。
第三天去嵩山少林寺。从洛阳到少林寺坐大巴要两个小时。这是景区大门。
见到了传说中的塔林。
这张照片里的塔有点太不像话了。这座塔是2004年才建的。据说是少林寺一位当代高僧八十大寿的时候,他的三千弟子给他祝寿的礼物。塔上雕刻着汽车、高铁、摄像机还有笔记本电脑,天哪。夹杂在众多古朴的塔堆里面,显得不伦不类。这位“高僧”于2008年圆寂。如果放到现在,估计成为反腐对象了。
还是塔林。里面共有248座塔。塔最高七层,代表七级浮屠。埋葬的高僧生前功德越高,层数就越多,但最多只能是七级。
顺便拜访了一下嵩山景区里的嵩阳书院。这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曾经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以下这些鸿儒硕学: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朱熹。
院里的这棵柏树,树龄高达4500年,令人叹为观止。汉武帝游嵩山时,就已经枝叶繁茂,封为“将军柏”,从受封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
院内的大唐碑为李隆基所立,李林甫撰写,据说是书法中的绝品。
至于少林寺本身么,也就是一个寺庙,并无任何神奇之处。倒是颇有些年头了。
里面有乾隆的御笔(应该是他老人家4万首打油诗里面的其中一首),还有李隆基立的一块碑讲述少林寺的历史包括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注意碑记落款是开元十六年。
我的天哪,这棵柏树上面的坑洞该不会是当年武僧们练一指禅留下的吧?
这地上的凹坑据说是当年武僧练功时留下的。
这个铜人好可怜,每天被游客们摸来摸去,摸得油光锃亮。
坐缆车上了嵩山。在嵩山顶上到此一游。缆车不错,是我坐过的最长距离的缆车。单程16分钟。往返50元。
在洛阳的最后一天还有个收获就是在王城公园里面见到了“天子驾六”。周朝遵循严格的礼制。周礼里面记载,天子驾六匹马、诸侯驾四,大夫驾三、士人驾二、庶人驾一。可是历来没有证据。几年前在洛阳王城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车马坑,其中就有一辆车跟前并排放着六匹殉葬的马。天子驾六,第一次有了实物证明!
(写于2015年)